close

 政府網站資料與舊照片以及我當年的抄錄不盡相符--

典藏台灣http://catalog.digitalarchives.tw/item/00/45/b9/83.html 有如下記載:

在能高鞍部旁原本有三座設立於日治時代的紀念碑,一座紀念1918年因公殉職於天池的泰雅族郵件遞送夫Awui Watan;一座紀念1921年因護衛郵便物在能高駐在所附近殉職的中野順作巡查;一座紀念1930年修電話線墜落丸田溪溪谷的丸田英太郎巡查。At-Island-Divide.jpg

上圖出自https://www.keepon.com.tw/thread-771cdbaf-15d8-e411-93ec-000e04b74954.html未命名 -3拷貝.jpg

多位洋人有軍階(LTC: 中校,MAJ: 少校,CPT: 上尉),配戴S腰帶,有中華民國軍警陪同(2)。拍攝地點在能高鞍部,背景是3座殉職紀念碑。左起為故花蓮港廳巡....”故花蓮港廳警….”遞送人 ….”我在1970年經過此地時,右邊那座已毀,只存兩座,抄到的碑文是, : 故花蓮港廳巡查中村順作,中: 故花蓮港廳警手タイアワン(讀作:台阿萬,是原住民),殉職者職級與上圖未被遮住的碑文相符,可惜名字被遮住。

   比對以上資料及照片,最右邊那座遞送人字之下好像是日文”2(音阿屋),如果是的話,可能就是紀念郵件遞送夫Awui Watan最左邊那座,我的抄錄與典藏台灣所載,有中野” “中村一字之差。至於中間那座碑文,我的抄錄及上圖均顯示其職級是警手,而非巡查,而且從名字來看是原住民。所以典藏台灣所載丸田英太郎巡查顯然有誤

   我在1970年看到紀念碑時,還以為是鎮壓原住民的犧牲者,沒想到是護送台中-花蓮間郵件的殉職員警。如今3座紀念碑已全毀,但是政府提供的資料不盡符合現有資料,希望同好提供資料,還原史實。

註1: 1918年完工的能高越成為當時台中-花蓮間最便捷的道路,從霧社至花蓮銅門約80公里,不到3天即可走完全程。回顧當時花蓮的交通狀況: 鐵路宜蘭線於1924通車,蘇花公路全長118公里1932年才通車。能高越完工前,當時台中、花蓮間的郵件僅透過耗時的海路運輸,以每月六次的定期船及二~三次的自由船遞送。而且當時的船隻易受天候因素影響,尤以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影響甚巨,時常因為風浪過大而無法裝卸運送。能高越開通後,當局便決定以之運送郵件。

2: 能高越嶺道,由於路況平緩、景色豐富、駐在所密布,日治時期即吸引絡繹不絕的行旅者。戰後興建東西線輸電線,駐在所成為保線所,可供住宿。由於有不少美援工程師參與興建輸電線,在 1950 60 年代,此路成為駐台外國人士口耳相傳的夢幻步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翁仁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